您目前的位置:院首页>首页 > 系室新闻

药学院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慕尼黑大学科学论坛:药物创新分论坛”学术会议

药学院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慕尼黑大学科学论坛:药物创新分论坛”学术会议

2018年11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慕尼黑大学科学论坛:药物创新分论坛”学术会议在药学院241会议室举行。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和药学院师生8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教授、副院长叶新山教授、分子药剂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强教授,化学院吕华教授;慕尼黑大学Angelika Vollmar教授、Martin Biel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王建新教授、副院长李聪教授等8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药物创新分论坛,由北京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药剂学系主任吕万良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慕尼黑大学Ernst Wagner教授、北京大学药学院张强教授和化学院吕华教授担任共同会议主席。

周德敏教授首先做了题为“Manipulation of Viral Genome for Conversion of Life-Threatening Viruses into Therapeutics”的学术报告,与到会中外学者分享了将病毒转化为活疫苗的研究新成果;Angelika Vollmar教授报告了天然产物作为新先导结构的巨大潜力及其作为化学工具用于识别肿瘤生物学中靶标的成功案例;张强教授报告了纳米药物的细胞转运和纳米生物学的研究新成果;王建新教授报告了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临床转化研究成果;Martin Biel教授报告了重组AAV载体用于人CNGA3连锁全色盲的基因补充治疗研究成果;叶新山教授报告了基于多糖抗癌疫苗的研究成果;李聪教授报告了一种纳米激动剂调节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以及协同化学药物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成果;吕华教授报告了蛋白质-聚合肽偶联物的研究成果。本次学术论坛报告内容,反映了当今国际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学术水平和尖端科研成果。

本次科学论坛属于第四届中德科学论坛(LMU-China Academic Network: 4th Scientific Forum),该论坛是《北京大学-慕尼黑大学建立LMU-CHAN学术网络谅解备忘录》中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为期3天时间,分别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主场会议、北京大学相关学院和医院举办了学术分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国合部牵头协调。“药物创新分论坛”由药学院院长办公室和药剂学系承担了本次论坛的筹备和会议安排工作,王珣副研究员和谢英副教授牵头组成了工作小组,经过与北京大学国合部、德国慕尼黑大学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药物创新分论坛”工作安排井井有条,制作了会议手册,在药学院网站和信息屏上进行了论坛和专家报告的宣传,会场学术讨论气氛热烈。本次会议也为中德学者间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后,周德敏院长接待了来访的中外专家,在北医赢家酒店二层餐厅共进工作晚餐,我院参加会务工作的志愿者同学们即兴表演了精彩的舞蹈、歌曲和二胡表演节目。

 

 

 

【延展阅读】

慕尼黑大学“中国学术网络”背景介绍

慕尼黑大学与北京大学一直保持较活跃的校际合作关系。2014年10月21日,该校两位副校长Hans Ess Van教授和Sigmund Stintzing教授访问北京大学,与我校领导签署了《北京大学-慕尼黑大学建立LMU-CHAN学术网络谅解备忘录》,并联合中国另外两所高校(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共同申请DAAD“战略伙伴与主题网络”项目资助。2015年初,该项目成功获批,获得为期四年共计97万欧元的资助,支持慕尼黑大学与中国三所高校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通过该项目,慕尼黑大学拟与北京大学在现有的人文与心理学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将合作拓展到社会科学、地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方面。资助形式包括举行联合研讨会、人员互访以及学生联合培养等。迄今为止,该项目已召开三次“科学论坛”,在合作领域中展开学术和管理经验的研讨。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作为后续的合作伙伴,加入该学术网络,但北京大学仍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合作学校。2018年,我校承办了第四次“科学论坛”。

LMU-CHAN Scientific Forum

LMU-CHAN Scientific Forum代表了LMU与中国顶尖大学和教育机构间的成功合作。本项目的一个中心元素是一年一度的科学论坛。今年第四届的活动将于11月22到2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延续了2015年在慕尼黑、2016年在杭州的浙江大学以及2017年再度在慕尼黑举办的前几届科学论坛的模式,本年度科学论坛主题为Translations and Interactions,科研议题仍聚焦于医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物理与地球科学,并且将集体和分组研讨的形式展开。该论坛旨在通过提供基于学科的交换项目和跨学科研讨平台,促进现有的和支持新的研究合作。